2021年12月17日 星期五

E.日常生活相關開示:e1-1.日常生活態度

 E.日常生活相關開示:e1-1.日常生活態度

「開示集A」之上師喇嘛梭巴仁波切的勸誡,我原先是一篇篇譯好後上傳,但當數量稍多時,就很難尋找,所以我重新整理,依主題分類,第五大類是「日常生活相關開示」。其餘大類,請看網頁說明

日常生活相關開示,包括下列主題:
e1.日常生活態度、e2.人際及職場問題、e3.瞋心及他人的傷害、e4.業果、e5.社會問題、e6.旅行、e7.動物

若您要看此標題的各主題,請依上面各主題編號,按下面的頁面編號,進入網頁觀看。
每個主題之頁面設為25則(不論內容長短)。若您要看另一頁面內容,請按下面之編號。

e1-1   e2-1   e3-1   e4-1   e5-1   e6-1   e7-1   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7.在城市中的佛法


2016年喇嘛梭巴仁波切在紐約市(普賢法師攝)

我們是否必須去閉關中心或去偏遠的鄉下做真正的禪修嗎?

回到1979年,喇嘛梭巴仁波切回應了這個問題,開示如何在城市修持佛法。

仁波切說:「我們並非必須生活在一個僻靜的處所,以便產生道上之各階段的實證……。整個事情都在於內心,所以無論我們在城市還是在鄉下,或者當我們正在工作之時,有一種方法逐漸產生成佛道上的各階段之實證。」


2016年喇嘛梭巴仁波切在紐約市(普賢法師攝)

仁波切解釋道:「每天,當我們在工作中、與我們的家人一起生活、住在城市裡,我們藉由每天修持一小時或半小時的時間,可以在我們的內心中留下成佛道上各階段的習氣,類似於那些住在僻靜處所的人們……。在早晨或在晚上做一些修持,然後在白天、在休息時間做一些修持,要覺察──持續的觀察內心;觀察身、語、意的行為。在休息的時間,儘可能的多修持道次第,藉由觀察內心,我們就知道身體正在造作什麼業行,語言正在造作什麼業行,內心正在造作什麼業行,我們就能夠認識到。接著我們也能夠發現煩惱何時生起或未生起;不管煩惱是什麼以及它何時即將生起,我們都認識到。當它正在生起時,記得教法以及不同的觀修,然後運用它們……


20167月,喇嘛梭巴仁波切走在紐約市(南孟攝)

「試著憶念菩提心並且修持菩提心……。無論我們正在進行什麼活動,試著與菩提心的修持連結。如果我們的日常活動並沒有被貪愛所佔據──執著於此生的安樂;如果我們觀察內心並且用禪修的技巧控制未調伏的內心,於是動機就不被貪愛執著此生的安樂所佔據,所以我們所有的行為就成為佛法,成為安樂之因。

仁波切總結說:「此外,當我們憶念菩提心,當我們與菩提心的修持連結,我們所做的任何行為都與菩提心的修行有關──我們在工廠、在船上或者在做生意等的所有工作──,都變成達到成佛之因。如果我們所做的行為都是帶著菩提心的動機,他們就變成菩薩行。所以即使我們生活在離上師很遠──在城市裡或與家人在一起──仍有可能這樣修。


2016年喇嘛梭巴仁波切在紐約街上加持一隻狗(普賢法師攝)

(FPMT英文網站於2017.4.19發布之喇嘛梭巴仁波切的教誡,2017.4.25中譯)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6.對沮喪的勸誡

喇嘛梭巴仁波切20168月在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
菩提道光閉關開示
(普賢法師攝)

如果你能找出為何你覺得沮喪的原因,你就可以試著利用那種處境或那些狀況作為禪修的基礎,以克服沮喪。但是如果你沒有找到明顯的原因,最好的辦法就是利用你的沮喪來發展菩提心。喇嘛梭巴仁波切在1997年在金剛手中心開示時提出的勸誡,而於2010年由耶喜喇嘛智庫出版。

例如,在上師薈供中有一個偈頌:

堅持自我愛執此痼疾  見其能生不欲苦因已
懷恨埋怨思欲予報復  祈請加持滅我執大魔
 

唸誦此偈,同時也唸誦下一個偈頌:

珍愛母眾欲置安樂思  見其能生無邊功德門
縱此眾生皆與我為敵  祈請加持捨命珍愛之

「通常在日常生活中,特別是當你感到沮喪時,唸誦這些偈頌是非常,非常的好。利用你的沮喪實修這兩個偈頌的意義。

正如上師薈供所說,珍愛自我乃是一切痛苦和問題之門。因為你所遭遇的一切問題以及障礙安樂,皆來自珍愛你的這個我──換句話說,來自你自己──,你應該永遠放棄你的這個我;完全放棄它。因為所有的安樂都來自菩提心、珍愛他者,每一件好的事情,每一個安樂,包括成佛,都來自其他有情。因此,一切有情是你應該珍愛的。

再者,由於每一個安樂和圓滿,包括所有的證悟乃至成佛,都來自其他有情,你必須報答他們的恩惠;你必須幫助他們。

給予有情錢財不是最佳的報恩方式。他們在過去生都曾經當過億萬富翁,甚至當過統治整個宇宙的轉輪王,但儘管擁有所有這些財富無數次,他們仍然沒有從輪迴的痛苦中解脫。給予他們錢財不是最佳的報恩方式。

幫助他人的最佳方法是引導你的內心趨向佛法,實修道次第。將你的內心從無明、我執以及貪著輪迴,轉變成正面的,正念的成佛之道。藉由你自己實證道的實相,你就能夠毫無困難的從痛苦中解脫其他有情。藉由試著發展菩提心,你就可以盡可能以最佳方式讓你的生命有價值。

(FPMT英文網站於2016.8.29發布之喇嘛梭巴仁波切的教誡,2016.11.10中譯)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5.問題來自內在


喇嘛梭巴仁波切和一隻可愛的狗朋友,
20155月於澳洲阿德雷德(圖敦昆桑法師拍攝)

2015531日,普賢法師分享喇嘛梭巴仁波切在澳洲阿德萊德的開示:

喇嘛梭巴仁波切說:就解決問題而言,主要的事情是停止錯誤的思惟,認為它們來自外在。事實上它是來自內在。

 (FPMT英文網站於2015.6.16發布之喇嘛梭巴仁波切的教誡,2016.9.27中譯)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4.真正的放假


喇嘛梭巴仁波切於20165月於香港中心開示(羅桑謝拉法師攝)

普賢法師於2016516日於推特(Twitter)上分享喇嘛梭巴仁波切的簡短開示:

喇嘛梭巴仁波切說:「真正的放假是:保持內心脫離世間八法。」

 (FPMT英文網站2016.5.18發布之喇嘛梭巴仁波切的教誡,2016.7.11)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3.喇嘛梭巴仁波切對於休息的含意


喇嘛梭巴仁波切享受非常有趣的片刻(普賢法師於20165月攝)

普賢法師於2016520日的推特(Twitter)上,分享了喇嘛梭巴仁波切非常簡短的開示:

有人問喇嘛梭巴仁波切:「對您而言,休息的含意是什麼?」

仁波切回答「持戒。」

(FPMT英文網站於2016.5.23發布之FPMT訊息,2016.6.16中譯)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2.安樂跟隨著善心


喇嘛梭巴仁波切於20162月離開尼泊爾瑪里帝卡山洞(羅桑謝拉法師攝)

普賢法師於201652日的推特(Twitter)上,分享了喇嘛梭巴仁波切非常簡短的開示:

喇嘛梭巴仁波切引述達賴喇嘛尊者的話:……如果你跟隨煩惱,只有痛苦尾隨著;如果你跟隨善心,唯有安樂尾隨之。

(FPMT英文網站於2016.6.1發布之FPMT訊息,2016.6.16中譯)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1. 在日常生活中轉念


喇嘛梭巴仁波切在一尊佛陀塑像前祈願,那是在印度靠近
瑞吉爾
(Rajgir)
一個印度教聖地。(20153月,普賢法師拍攝)

……在生活中出現問題,是由於我們看事物的方式與實相相反,與事物實際存在的方式相反。這本身就是問題。1990年,喇嘛梭巴仁波切在瑞士的修心教誡中說過,而其開示最近在「耶喜喇嘛智庫」上發布。「我們相信的觀點,是一種投射,那不是實相。我們對每件事物創造出我們自己的觀點:主體、行為、對境;朋友、敵人、陌生人;財產、朋友、我們的身體。我們的觀點與實相相反,而這是我們的基本問題。我們看待每件事物的方式是根本的問題,它帶來許多其他的問題,並且在我們的生活中帶來很多的困惑。

「以錯誤的方式看待每件事物,而沒有覺察到事物實際存在的方式,那是生活中困惑的基本原因。在此基礎上,就衍生出我們所有的許多問題,諸如人際關係問題,或者即使你獨自生活,你會因此而有寂寞及沮喪的問題。禪修是止息錯誤觀點並且帶來正確思惟方式的真正心理方法,那會導致和平、安樂和和諧。禪修是深奧的心理技術。禪修道次第——例如禪修菩提心或空性——就像是摧毀一株有毒植物的根,這樣就不會產生種子並再三地生長而造成很多的傷害。或者就像根除愛滋病毒,在它顯現為愛滋病之前,在它形成更多的傳染之前。禪修是在為了證得圓滿正等正覺佛果的道路上,它是深奧的心理方法。

「『禪修』,聽起來像是某種宗教術語,但實際上它是心理學的甚深法門。禪修保護內心免於錯誤的思惟方式,並保持它覺察實相。禪修保持內心在方便與智慧中。方便意指慈愛、悲心之類。藉由覺察其他有情是多麼的仁慈,而使你的內心維持在慈心的狀態;藉由覺察其他有情在受苦,而使你的內心維持在悲心的狀態。智慧意指覺察實相。禪修的法門實際上是最佳的心理學。……

(FPMT英文網站於2015.6.25發布之喇嘛梭巴仁波切的教誡,2015.7.3中譯)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